高级
返 回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7323 | 回复: 31

六大专属宝物名字的由来!

跳转到指定楼层
384343   当前离线
银币 32934
经验 2716

384343

2015-04-29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384343 于 2015-04-29 22:51:35 编辑 六大专属宝物名字的由来 现在4月29日18点,攻城各平台已经更新完毕!更新内容中,其中有一项如下: 专属宝物横空出世 武将觉醒过程中,有一定概率掉落武将专属宝物。首批享受专属宝物的六大武将,张飞、关羽、周瑜、姜维、赵云、司马懿,锦上添花,雄风大振,你无法拒绝!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360chrome/chrome/User Data/temp/10726430487a4c40a9bfcc245df638632372f48.png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360chrome/chrome/User Data/temp/10726430487a4c40a9bfcc245df638632372f48.pngignore_js_opimg id="aimg_1072643"src="https://res-bbs.aoshita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4/27/10726430487a4c40a9bfcc245df638632372f48.png"style="max-width: 750px;"zoomfile="https://res-bbs.aoshita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4/27/10726430487a4c40a9bfcc245df638632372f48.png"file="https://res-bbs.aoshita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4/27/10726430487a4c40a9bfcc245df638632372f48.png"class="zoom"onclick="zoom(this, this.src)"onmouseover="showMenu({'ctrlid':this.id,'pos':'12'})"alt=""//ignore_js_op 那为什么会取如此名字呢?且看后面一一道来! 1、张飞——龙凤美人 PS:此应为龙凤美人 而不是龙风美人 张飞(?-221年),字益德 ,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 张飞小时候,家里并不太穷,有不少田地,屋后还有一片桃园。父亲张老,以屠猪卖酒为业,张飞后来也继承父业,以杀猪**为生,宅院前边有一枯井,是储放生肉的地方。 小时候他性情刚烈,脾气暴躁,常跟村里的小孩打架,招惹是非。父亲为了培养他成人,给他请了不少先生,都被他气走了。他父亲常为此事把他反锁在屋里管教。这样也不行,反而更使他嫉恶如仇,每见不平之事,就抱打不平,往往不顾个人年*吃亏。一次,一个财主家的小少爷冯宝儿,放出狗来咬一讨饭的小女孩,张飞见了,飞身上前抱着狗头使劲往地上磕,尽管自己挨了咬,却保住了讨饭的小女孩没被咬着。 张飞的舅舅李志,见张飞有出息,年少志高,就推荐了一个叫王养年的给张飞做老师。 这王养年做过朝廷的将官,很有些文武之才,因见朝廷昏庸,专横弄权,陷害忠良,欺压百姓,便弃官不做,回到家乡,以教书为生。 说来也怪,张飞见王养年谈吐潇洒,举止大方,为人正直,对他格外敬佩,在他跟前慢慢规距起来。王养年对张飞又教文又教*武,张飞刚满十三岁时,就能读《春秋》、《左传》,精通《孙子兵法》,练了一身好武艺。 谁知越懂诗文,明理义,越对世道不满,扬言要打平天下救百姓。 王养年恐怕这样下去对张飞不利,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教张飞练书法,画美人,用这种方法磨练张飞的性子。 经过三年的言传身教,张飞长进很快,他的书法在当时独成体系,他写的磨崖字独具一格,被人称道。清朝纪晓岚有诗曰:"慷慨横戈百战余,桓侯笔扎定然疏。哪知榻本磨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汉章武帝元年张飞为车骑将军)他画的画,特别是美女画非常拿手,能与三国文人曹丕齐名。《历代画征录》对张飞还有记载呢,说:"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后汉史,画史据说也有记载。原来涿州城内古楼北墙上画的《女娲娘娘补天图》、房树村西万佛阁内的壁画,就出自张飞的手笔。 此为张飞——龙凤美人的由来! 2、姜维——继志铭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所谓继志,也就是继承刘备和孔明的恢复汉室的志愿之意! 3、关羽——温酒金樽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温酒之意很容易理解,此为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以下为《三国演义》原文:《三国演义》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部分)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也?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也?”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众官皆散。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 4、司马懿——司马兵法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众所周知,司马懿善用兵法,曾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但司马兵法是不是就是司马懿善用兵法而来呢?非也!关于《司马兵法》,这其实是一本书,当然不是司马懿写的。 司马兵法《司马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计155篇。汉朝以后,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该书多有散佚,至唐代编《隋书·经籍志》时录为3卷5篇,列入子部兵家类,称为《司马法》,即今本《司马法》3卷5篇的原型。 根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原来姓田,名穰苴,曾领兵战胜晋、燕,被齐景公封为掌管军事的大司马,后人尊称为司马穰苴。 此书受到历代兵家及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汉武帝曾"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任,秩比博士。"司马迁称该书"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北宋元丰年间,《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考试武臣、选拔将领、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 5、周瑜——焦尾琴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与刘备**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焦尾琴,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与其他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称琴为焦桐。由此可见,周瑜和焦尾琴八杆子打不到一块,但是游戏《三国群英传》中,可以通过周瑜获得焦尾琴,可能开发人员据此定名的吧!唯一能和焦尾琴拉上关系的,也就是关于周瑜的“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6、赵云——龙胆石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儒将,有大臣局量。于建兴七年寿终正寝。景耀四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那龙胆石什么东西呢?当然,这是游戏开发者随意取的一个名字,龙胆之意取自传说中赵云的武器——龙胆亮银*。龙胆亮银*,三国无双名将赵云武器。或曰:亮银*。或曰:涯角*。龙胆*其名是取自游戏《真三国无双》历史上无记载。那历史上赵云的武器到底是什么呢?在正史(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司马光《资治通鉴》等)中,对赵云使用什么兵器并无只言片语的记载,所以我们无法得之历史上的赵云*惯使用什么兵器,不过按照周纬先生《中国兵器史稿》的说法,汉代“戟制最盛,矛次之”,汉末三国时代大将多使长矛,赵云使用*矛类兵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成书于元代的讲史话本《全相三国志平话》(有刻本刻印于元代至治年间,成书应早于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明确写到了赵云的兵器是*,并且给出了这条*的名字。《三国志平话·中卷》——“赵云使一条*名曰涯角*,海角天涯无对。三国志除张飞,第一条*。”从此以后,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对赵云形象的再创作中,基本都把赵云的兵器固定为*,估计是赵云的形象和性格与*这种兵器的特性搭配起来非常协调,所以几百年来的各种艺术形式中,赵云大多是手持**的形象,赵云与他的*已经成为了一而二、二而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三国题材的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所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最接*罗贯中原笔的版本(以下简称罗本三国),罗本三国描写赵云出场是在卷二的“赵子龙磐河大战”一节——“看看来*,草坡左侧转出一将,马上须无铠甲,拈*直取文丑……其人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清初康熙年间茂苑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改写《三国志通俗演义》,对罗本增删情节、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从而成为三百余年来最流行的三国演义通行本,今天各个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基本都是源于这个版本(以下简称毛本三国)。毛本三国文字较罗本三国多有改动,毛本三国赵云出场是在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这两个主要版本的三国演义都描写了赵云使用的兵器是*,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对这杆*给出名字,书中直至赵云去世,这杆*仍然是无名之*。罗贯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可以看到有不少地方受到了《三国志平话》的影响,但是为什么没有引用赵云“涯角*”的名字,而是使赵云的兵器变成一条无名之*,我们无从得之。但是正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力,从此以后“涯角*”这个名字逐渐堙没,很少有人知道,这就给后世留下了很多重新演绎的空间。 后世的评书评话、戏曲影视乃至游戏,给赵云的*起了很多名字,其中有一个名字还是和《三国演义》能看出有一点关联的,那就是“梨花*”,毛本《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中描写赵云力战张郃、徐晃时有以下一段文字——“云大喝一声,挺*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认为“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这四句是“绝妙*赞”,这里出现了“梨花”,所以后世有些艺术形式就将赵云的*称作“梨花*”,其实按照戚继光《纪效新书》的说法“**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圆精用不滞,又莫贵于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梨花*是创自南宋李全的妻子杨氏,《宋史》记载杨氏自诩“二十年梨花*,天下无敌手”,跟赵云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 现当代的北派评书大家比如连阔如先生、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叫做亮银*,这是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名称,大概是评书艺术家考虑到了赵子龙白马银*,相得益彰,亮银*更能凸显出赵云的英气和帅气。南派评话大家苏州张国良先生的评话三国中,赵云的*叫做鼠白烂银*,顾名思义,可能是*缨呈老鼠皮毛那样灰白颜色的银*之意。在京剧等戏曲艺术中,赵云的形象基本都是银甲白袍、面如傅粉、唇红齿白、手持银*的大武生;影视剧中的赵云尽管形象各异,但使用的兵器基本都是银*。我读过一本叫做《三国英雄传》的当代小说,里面描写赵云使的*叫做“五岳神飞亮银*”,这个名称显然是改编自《兴唐传》中罗成使的“五钩神飞亮银*”。在现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赵云的*的名字更是至少有几十种,足以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都是出自于游戏开发者、设计者的想象和演绎。 至于赵云的*叫什么名字,按《三国演义》的说法,赵云的*就是一条无名之*,正如赵云的性格:沉稳内敛,不喜张扬。*虽无名,但威力惊人,丝毫不逊于威震天下的青龙偃月刀和丈八点钢矛;*虽无名,但撑起了蜀汉的一片天空。正是*如其人,赵云无需用多高的桂冠来证明自己,他的*也无需用多么复杂威猛的名字来证明自己,赵云的形象和他的*,早已超越了历史和文学的记载,深印在我们的心底。 谈完了*,再来说剑。赵云的*虽无名,剑却有名,那便是名剑“青釭”。毛本三国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正走之间,见一将手提铁*,背着一口剑,引十数骑跃马而来。赵云更不打话,直取那将。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倒,从骑皆走。原来那将乃曹操随身背剑之将夏侯恩也。曹操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剑自佩之,青釭剑令夏侯恩佩之。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当时夏侯恩自恃勇力,背着曹操,只顾引人抢夺掳掠。不想撞着赵云,被他一**死,夺了那口剑,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方知是宝剑也。”这口本属于曹操的青釭宝剑,自此跟随赵云出生入死,成为赵云的贴身兵器。这个故事不见于正史,可以肯定是小说家的创造,用以凸显赵云的神勇。南朝陶弘景作《****录》,书中提到了著名的“蜀主八剑”,原文是“蜀主刘备,以章武元年,岁次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剑,各长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一与太子禅,一与梁王理,一与鲁王永,一与诸葛亮,一与关羽,一与张飞,一与赵云。并是亮书,皆作风角,处所有令,称元造刀五万口,皆连环及刃口,列七十二链柄中,通之兼有二字。房子容曰:唐人尚书郎李章武本名方古,贞元季年,为东平帅,李师古判官因理第,掘得逼剑,上有章武字方。古《博物志》张茂先亦曰:蜀相诸葛孔明所佩剑也。乃改名师古,为奏,请为章武焉。盖蜀主八剑之一也。”文中提到刘备铸造了八口宝剑,后世称之为“蜀主八剑”,刘备将其中一口赐予了赵云。 有趣的是,在一些评话和戏曲中,赵云还有一件擅长使用的兵器——大刀。赵云耍大刀,总令人觉得很别扭,但是在京剧传统剧目《凤鸣关》(一名《斩五将》,汉剧、徽剧、晋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湘剧有《刀劈五虎》)中,老年赵云就是以大刀作为自己的兵器的,张国良先生的苏州评话三国中赵云也是在*、剑之外,还擅使大刀,对于赵云为什么擅使大刀,评话中有详细介绍,说的是在荆州时赵云向关羽求教刀法,关羽将二十四路春秋刀法倾囊相授,赵云练*之后刀法精妙,不在关羽之下,后来七擒孟获之后,赵云封*不用,晚年便以大刀为兵器,刀劈韩家五虎、**关战姜维,赵云都是使的大刀,关兴、关索的刀法也是赵云所授,使关家春秋刀法不至失传,这才有了《水浒》中大刀关胜的刀法。其实这是评话艺术家以及戏曲艺术家根据毛本三国第九十二回的回目“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中的这个“斩”字而展开想象进行二次创作的,其实这里的“斩”指的是诛杀的意思,并不指具体动作,《三国演义》中赵云“力斩五将”和大战姜维仍然使的是*。此为赵云——龙胆石的由来!

查看全部评分

经验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总计:  0 
不能给自己评分
返 回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页游《傲视天地》傲世堂新服2029火爆开启
抱歉,你 没有登录。